所以,于乔至今见过的师徒相处模式,从泥瓦木工匠,到释道儒,无一不是严肃苛板无比的。
做师父的这一方苛刻严厉,且可任意使唤徒弟,完全将徒弟当奴隶使唤的,也是不胜枚举。
而做徒弟的这一方,就只能任劳任怨,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。要是敢还嘴,那么便是忤逆之罪
于乔就曾亲眼看到过,有一位木匠的徒弟,被他师父给使唤得过劳死了那个年纪不大的小木工吐血身亡的场景,于乔至今都是记忆犹新。
也因此,于乔装了好些年的“书呆子”。
其实说起来,这给读书人、道士和和尚当弟子的,还算好的,至少需要劳作的地方很少,其大多数都可以不事生产,只需要乖乖听师父话就好。
这给木匠、泥瓦匠、铁匠等需要劳力行业的人当学徒,那么这日子,和当牛做马相比,也不逞多让了
因为朝廷律令规定,师父不可以不教给徒弟任何东西,但既然拜了人家为师父,那么无论师父说什么,都必须去听
除非这个师父想造反
为此,哪怕一个木匠想要收徒,都需要经过当地衙门的登记。这样一来,一旦给人家当了学徒,便是连逃跑也做不到。
因为一逃跑,衙门就可以颁布通缉令,当死刑犯论处。无论谁拿着这学徒的人头来衙门,都可以领到赏钱,包括这学徒的师父。
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条律令,跟整个朝廷的律法有关。
君臣纲。
父子纲。
夫妻纲。
都是这一套。
君可以不仁,但做臣子的必须无条件遵从。
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
而做父母的,可以对孩子不管不顾,甚至任其自生自灭也可以,但为人子女的,必须听从父母的任何吩咐